咨询热线:027-87300267
中文
English
German
首 页
兴业华德威
企业概况
发展历程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主营业务
安全生产信息化工程
安全评价与标准化
先进技术装备
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
矿山设备检测检验
消防电气安全检测
中介服务公示
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业绩公示
安全评价业绩公示
矿山设备检测检验业绩公示
联系我们
人才引进
采购需求
招商加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官方微信
企业微博
联系电话
返回首页
行业新闻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2016年规划科技重点工作安排
更新时间:2016-03-24 09:04 点击次数: 次
2016年,紧密围绕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中心工作,从规划编制实施、保障能力建设、安全科技研发应用、信息化建设、专业机构监管、自身建设等6个方面努力创新和提升,着重抓好18项重点工作:
一、抓实规划编制和保障能力建设
1.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一是结合总局党组“十三五”期间改革创新重大任务,充分征求各地区、国务院各部门意见,形成“十三五”规划(送审稿),与国家规划纲要衔接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发布。二是做好各地规划、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统筹做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监管监察能力建设、道路交通安全、金属冶炼、职业病危害治理、安全生产立法、标准、科技、信息化、应急管理、安全文化、人才、宣传教育培训等15个专项规划工作。
2.完善规划实施管理。一是采取专家测评、定期评估考核等形式,评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3月份向国务院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报告》。二是印发《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责任分工和实施内容。三是制定规划实施考评办法,推动“十三五”规划的有效实施。
3.系统推进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一是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编制实施《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能力建设“十三五”规划》,争取将执法总队(支队、大队)和开发区、工业园区、乡镇安全监管机构纳入中央投资补助的范围。二是发布《安全监管监察职业能力建设标准》,推动先进装备的利用,落实基层移动执法终端配置,提高科学、公正执法能力与水平。三是对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配备专业执法装备予以补助,重点为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重点县配置装备,进一步推动安全监管能力法治化、职业化和现代化。
4.积极争取中央投资支持。一是根据事故分析,选好2017年重大能力项目,做实26个省级煤矿安监局及其76个分局移动执法终端配置项目。二是协调落实2016年中央投资计划;根据能力建设“十三五”规划,力争安全监管总局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实现新突破。
5.保障项目建设效能。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监管监察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完善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执行力度,惩戒执行不力单位,充分发挥建设效果和投资效益。
6.有序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力争2016年启动矿山与职业危害重大事故分析鉴定实验室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国家安全工程技术实验与研发基地、国家安全监管监察执法综合实训基地两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新材料、新装备实验室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7.深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完善总局投资审批平台运行管理,实现企业投资项目网上申报、并联审批、动态监管;研究制定《安全监管系统投资审批平台建设方案》,指导各地安全监管部门投资审批平台建设运行,实现纵横联动、协同监管。
二、加强安全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
8.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新突破。一是梳理差距,找准方向。按照开采条件,从采、掘、运及监测监控等环节,系统分析国内外矿山机械化自动化差距所在,提出技术改进途径,确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努力方向。二是多措并举,力求实效。系统梳理重点行业领域可换人减人的技术装备,发布《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先进技术装备目录》;系统梳理重点行业不适宜或禁止人工操作的岗位,发布《不适宜或禁止人工操作的岗位目录》,提高重点行业企业准入门槛;分行业编写《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技术指导手册》,指导各行业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改造;组织有关高校、研究院所、生产制造企业组建金属非金属矿山“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技术支撑平台,持续提供技术支撑。三是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依托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综合实验系统项目,细化杏山铁矿示范矿山创建方案,将杏山铁矿打造成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样板工程;扎实推进安全监管总局10个试点企业示范创建工作,指导企业制定机械化、自动化企业标准,为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奠定基础。适时召开现场会议,总结典型做法,推广试点示范经验。
9.组织科技攻关。一是组织做好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争取更多国家项目。二是组织实施好4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即:城镇油气管道重大事故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技术研发及示范(中国安科院等负责)、城镇重大灾害和事故快速风险评估与预警的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清华大学等负责)、典型有害作业防治及游乐设施检测技术装备研究与工程示范(中国安科院等负责)和基于云服务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通信信息中心等负责)。三是发布《2016年安全科技攻关指南》。
10.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一是联合科技部发布《安全生产先进技术与产品目录》,同时总局发布《2016年先进安全技术装备目录》,努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水平。二是总局发布《2016年淘汰落后技术装备目录》,提高企业使用安全技术装备门槛。三是修订《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规则》,组织开展第七届安全科技成果奖评审。四是协调国家奖励办,争取2017年国家科技奖励中增加安全生产领域指标。
11.推动安全产业发展。一是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开发银行、平安集团推动安全产业规划、政策制度、技术研发与金融保险政策融合,为矿山等高危行业安全技术改造、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安全智能装备制造与应用、安全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二是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联合印发《安全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共同开展安全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项目推荐工作。三是继续开展安全产业示范园区的命名、管理工作。
三、做好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12.发布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一是编制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建设任务、工作措施以及路线图和时间表;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三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信息化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等,统筹指导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二是制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生产经营单位监测监控系统在线联网管理办法》等,统筹全国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一盘棋”。三是制定《安全生产元数据》《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数据采集规范》和《安全生产数据交换共享和平台系统整合接入规范》《移动执法终端技术参数》等8大类34项标准规范。四是开展全国安全监管监察信息资源普查,编制煤矿、非煤矿山、危化、烟花爆竹、工贸(规模以上)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信息和监管执法信息的采集目录,形成安全生产数据资源“一张表”。2016年底前实现4个入库,即: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的信息数据全部入库,执法数据信息全部入库,重点高危行业企业事故隐患自查、自改、自报数据全部入库,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全部入库。
13.启动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建设。一是建设完善安全监管总局基础网络系统、机房配套工程以及相关安全保障环境和运行维护系统。二是建设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煤矿安全监察系统等五大业务系统和安全生产大数据应用系统。
14.加快形成全国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一张图”。重点建设国家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煤矿、化工、危险化学品远程在线监测、监控预警和监管执法一体化管理系统;建设四级全覆盖的安全生产视频会商系统;打通“最后一公里”信息通道,为市、县级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人员配备移动执法终端和检测设备;建设现场执法全过程记录信息系统、企业安全生产违法信息库等。
15.创新信息化发展机制,发挥社会集聚资源优势。一是充分发挥大型运营商、中央企业基础设施和政府公共资源优势,弥补总局信息化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网络建设和运维等不足。二是发挥社会资源智囊作用,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强化安全生产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四、改革和强化专业机构监管
16.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印发《安全评价与检测检验机构监督检查办法》,规定机构资质条件、机构注册所在地和从业所在地监管部门监督检查职责、制定从业行为负面清单、检查规则和处罚依据。主要做好4项改革:一是改革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资质监管方式,适应改革发展新要求。二是清晰界定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对相关中介机构的监管职责。总局负责制定政策、标准,指导全国安全评价与检测检验工作;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重点监管本辖区内注册的机构是否符合并保持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同时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告;省级以下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重点监管在本辖区内从业的机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填补专业服务机构从业行为监管的短板。三是调整细化机构从业规范要求,机构主动公开资质条件和业务能力,并向从业地监管部门告知拟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接受其监管。四是以工商登记码为纽带,建立机构资质条件和从业行为信息查询平台,方便服务对象和社会查询、监督。
17.严格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一是制修订《安全评价报告编写规范》《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等行业标准,健全完善技术服务标准体系。二是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信用监管核心”管理体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安全技术服务诚信平台。三是建立不良信息记录、违规“黑名单”、诚信等级评价等制度,加强诚信监管。四是吸取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强化日常监管,严格执法,规范从业。五是制定《关于发挥安全评价与检测检验机构事故预防技术支撑作用的指导意见》,鼓励引导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充分发挥隐患排查、事故预防技术支撑作用。
18.有序推进矿用安标改革。一是制定印发《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规定》,针对突出问题,改革认证环节,加快推进安标管理改革创新。二是开展“物联网+提升机安全管理应用”试点工作,推进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矿用安标产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状态实施动态监测。三是围绕“一带一路”,推进安标国际互认,支持、服务矿山设备生产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兴业华德威
|
主营业务
|
中介服务公示
|
人才引进
|
采购需求
|
招商加盟
-- 友情链接 --
-- 国家安监局 --
-- 湖北省安监局 --
-- 鐢宠鍙嬫儏閾炬帴 --
-- 鐢宠鍙嬫儏閾炬帴 --
-- 鐢宠鍙嬫儏閾炬帴 --
-- 鐢宠鍙嬫儏閾炬帴 --
鄂ICP备13004110号-1
Copyright © 2015-2018 版权所有:武汉兴业华德威消防安全检测有限公司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1314号